请扫描二维码
访问手机网站
地址: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沟南工业区
电话 : 0754-82121966
手机:18923666360(许小姐)
传真:0754-82120360
E-mail:919849554@qq.com
Copyright©2018 汕头市中星印务有限公司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汕头 粤ICP备2022105790号
SHANTOU ZHONGXIN
Printing Co., Ltd.
-
劣质食品包装的危害 我国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已全面启动,首批实施市场准入的包括食品塑料包装、容器、工具3大类39种产品,消费者购买时要注意认准包装上的“QS”准入标志。那么劣质食品包装的危害是什么?下面佰佰安全网会给您答案。 劣质包装材料虽然不像感染病毒、细菌那样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立竿见影的危害,但这些产品在长期反复使用的情况下,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到食物中,通过食用积累导致慢性中毒,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尤其不利。 如劣质餐盒遇热或油脂会释放出致癌化学物质,苯超标易诱发癌症及血液系统疾病;某些铅的化合物能溶于热酒精和酸性饮料,分解出铅离子,除了致癌,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。 劣质食品包装的危害 接下来看下食品包装袋对人体会产生哪些危害?废旧塑料原料在加工成再生塑料袋的过程中,加入增塑剂以及塑料稳定剂如硬脂酸铅,因再生塑料袋工艺简陋,用这种再生塑料袋盛装含油、酒精类食品及温度超过6O度的食品,袋中的单体、铅等很容易溶出溶入到食品中,易造成人体积蓄性中毒,对人体肝、肾及神经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。 佰安全网提醒:为了健康,我们应撑握些有毒食品安全知识及食品安全知识。另外为了避免食品变质包装时大家可以用真空食品包装袋。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或食品用塑料包装、容器、工具等产品时,要注意认明包装上的“QS”标志。
2018-11-08
查看详情 -
一次性餐盒的发展趋势 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饭盒转向环保饭盒,原来的泡沫饭盒由于不耐高温,且制作过程对环境造成破坏被淘汰,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饭盒,纸制饭盒,木制饭盒,降解饭盒等等。其中,塑料具有毒性较低、熔点较高、可塑性强、生产简便及相对成本较低等特点,因而成了制造一次性快餐盒的主流材料。 PP聚丙烯,具有机械性能和热性能,适合饭菜的包装。餐盒分为环保餐盒,主要有塑料类,纸类、淀粉类及稀有金属类。 类型塑料型 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餐盒主要有PP聚丙烯和PS聚苯乙烯两种,均无毒牲,无味无嗅,PP较柔软,一般PP使用温度是-6度至+120度,所以特别适合盛装热饭热菜,可在微波炉里加热,甚或可在蒸气柜里蒸煮,改性的PP其使用温度可控制在-18度至+110度,这种PP所制成的饭盒除了可加热至100度使用外,更可放入冰箱冷藏使用。 PS较硬,且透明,但易撕裂,PS在使用温度达75度时开始变软,所以不适宜盛装热饭热菜,但PS的低温性能很好,是冰淇淋最好的包装材料。 有些饭盒工厂为了降低成本,用PP做盒子,用PS做盒盖,好处是盖子透明,且PS较硬,可以用较薄片材制成,降低成本,但这种设计消费者必须明白两种材料的差异,切记不要把整盒饭连盖子一并放入微波炉中加热。 纸板型 纸板快餐盒是以300-350克的漂白硫酸盐木浆纸板为原料,通过类似钣加工的冲压成型工艺进行模切黏合或模切压制、定型等工序制成。为防止其渗油或渗水,要在其表面淋膜或施用化学助剂。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是无毒、无副作用的。但对于纸板的质量要求较高,随之成本也提高。 淀粉型 以淀粉为原料的可食用型快餐盒,顾名思义,它是以淀粉类植物为原料,加入膳食纤维和其他可食用类助剂经搅拌捏合而成,它采用生物复配、聚糖交联、钙离子螯合等技术精制而成,使用温度是-10度至+120度,所以特别适合盛装热饭热菜,可在微波炉里加热,更可放入冰箱冷藏使用。 纸浆模塑型 将木纸浆或芦苇、蔗渣、麦秸、稻草等一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纸浆经碎浆和净化,加入适量无毒化学助剂,成型、干燥、整型、定型、切边、消毒制成。产品的美观性并不高,同时也会增加废水的污染。 植物纤维型 在环保优势上,植物纤维餐盒具有明显的优势,它是以稻草、稻谷壳、甘蔗渣等提取的植物纤维作为原料,加入成型剂、黏合剂、耐水剂等助剂搅拌通过成型机成型,加以干燥、整形、消毒等后期加工而成。这些农业的下脚料可成为工业原料,有助于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。 可降解塑料餐盒 此类餐盒的制造原料是可降解塑料,所谓可降解塑料就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,如光敏剂、淀粉等原料,这样,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完,并废弃在大自然中暴露三个月后,可由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,因而改善了环境。 生物全降解餐盒 生物全降解餐盒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环保产品。它以淀粉为主要原料,加入一年生长期植物纤维粉和特殊的添加剂,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处理制成生物全降解快餐盒。由于淀粉是一种可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,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。 此外,与其共混的材料也是全降解材料,因此可以说它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。生产原料淀粉的主要来源,可以是玉米、土豆、红薯、木薯等一年生长期植物。自然,生物全降解生产原料大部分是粮食作物,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可完全代替泡沫餐盒。
2018-11-08
查看详情 -
食品包装的大趋势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,塑料应用量已超过食品包装材料总量的50%,居各种包装材料之首,绝大部分塑料食品包装无法回收,造成环境破坏。故此,应大力发展绿色包装。而各种食品包装也各有特点。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“第三届食品包装全产业链安全论坛”上,与会代表就生物降解塑料、冷链包装、智能包装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。 不久前,由美狮传媒集团主办、中国包装联合会协办、国际塑料包装商会和国际电子商务包装商会支持的“第三届食品包装全产业链安全论坛”在天津举办。与会代表就各种包装的不同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阐述。 数据——触目惊心推行绿色包装势在必行 金晖兆隆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雅娟与大家分享了一组数据:我国食品包装中金属包装占8%—10%;纸类包装32%—35%;玻璃包装4%—6%;其他包装约占4%;塑料包装大于50%。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材料中,塑料应用量已超过食品包装材料总量的50%,居各种包装材料之首。绝大部分塑料食品包装无法回收。 ASD公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,我国每天每人平均用各种塑料包装袋5—8个,绝大部分为一次性塑料袋,中国每年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消耗量约100万吨,若再加上其他食品包装,保守估计在200万吨以上。 目前,全国每天的快递量已达6000万个,每年使用胶带170亿米,塑料袋使用量达到82亿个。预计2020年,全国快递量将达500亿件,200亿个塑料袋,70亿个气泡缓冲袋。 从目前三大外卖平台的数据来看,平均每天订单量约为700万单左右,每单除了3个塑料餐盒、一到两层塑料袋以外,还包括一次性筷子,塑料汤匙、汤杯、吸管等,这些一次性餐饮用品废弃后一般不会进入回收循环系统。据估计,现在我国仅一次性塑料饭盒及各种泡沫包装年消耗就接近50万吨。 再看全世界,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,中国占了近1/3。废塑料在全球海洋漂浮,海洋中目前有超过1.5亿吨的塑料垃圾,覆盖面积达到88%。90%的海鸟因误食塑料而死,每年因此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至少130亿美元。 据相关数据,食品包装占整个包装行业大约60%的总量。全球塑料包装年产额达800亿至1200亿美元,但是这些塑料包装中95%只是单次使用。“十二五”末,我国废弃塑料总堆存量已达88亿吨,这些废弃塑料处理费用是其成本的55倍,如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。 塑料垃圾如何处理?废旧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二恶英等有毒气体,造成二次污染和温室效应。填埋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,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75万亩,每年经济损失300亿元,如今已有数以万计的郊区填埋场封场。塑料自然降解需200年以上,析出添加剂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。不可降解塑料包装的大量使用,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,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破坏。 令人燃起一丝希望的是,国内禁塑政策正在缓解塑料垃圾的压力,全球也在推行禁塑,各国正大力推进绿色包装。 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潜力巨大 近几年生物降解塑料需求持续增长。2016—2019年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需求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年均增长率,到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包装市场价值将超过84.15亿美元。据此预测,食品和饮料包装将是最大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应用领域,用于食品包装的生物降解塑料占到70%以上。 近年来,国内外积极探索研究生物降解可堆肥塑料,PBAT(聚己二酸/对苯二甲酸丁二酯),PLA(聚乳酸),PBS(聚丁二酸丁二醇酯)、PHA(聚羟基脂肪酸脂)、PHBV(聚羟基丁酸—戊酸酯)等应运而生,其中,PBAT由于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,加工性能好,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环保材料。 生物降解可堆肥的新型塑料从根源上解决白色污染。它拥有与传统塑料相同的性能;可以替代传统塑料加工成各种产品,有效对抗白色污染;可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可持续发展。 在无法减量使用,二次使用及不适合回收的情况下,生物降解塑料PBAT是最好的膜类包装材料方案。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由天然高分子(如淀粉、纤维素、甲壳质)或农副产品经微生物发酵或合成具有生物降解性的高分子制得,以生物基材料为绝对主体,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。破坏性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包括淀粉改性(或填充)聚乙烯PE、聚丙烯PP、聚氯乙烯PVC、聚苯乙烯PS等以塑料为主体,部分降解,塑料碎片化。 目前,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中,简单应用包括购物袋、垃圾袋、农膜等;中度应用包括餐盒、电子产品部件、简单包装应用等;深度应用包括3D打印、印刷复合薄膜/硬塑等精细包装、医疗器械等。我国市场暂时以简单应用为主。 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 高附加值产品控温包装商机初现 江南大学运输包装与冷链物流研究室王军教授表示,包装就干两件事,电器产品的包装为控制破损,食品包装为保持或延长货架期。食品包装的三大趋势为全程营养、全程品质、全程安全。全程营养——从田间到消费;全程品质——从源头到结束;全程安全——原料安全、制造安全、物流安全、食用安全。 王军介绍说,包装工业总产值2002年2500多亿元,2015年突破1.5万亿。我国包装工业整体水平起步晚、技术弱、企业规模小、研发投入少、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,与发达国家存在20年的差距。当前我国综合冷链流通率仅为19%,而美、日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达到85%以上。冷链物流宅配的客户群体可分为B2B和B2C两个市场。2014年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,B2B占总体市场的3/4,B2C占总体市场的1/4。B2C市场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,从2012—2014年的3年间其年均增速已经达到80%—120%。2015年,冷链物流宅配市场规模达到40亿元人民币。 冷链对象为温度敏感产品,如食品、药品、生物制品、生鲜。 冷链物流的两种方式:有源冷链和无源冷链。有源冷链是使用有源制冷设备的冷库、冷藏车,其特点是稳定可靠,但只适用于大批量产品的储运,一般用于B2B。无源冷链采用无源蓄冷技术的保温箱、保温袋。其特点是小巧灵活,可适用于零散产品及“最后一公里”,一般用于B2C。 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 控温包装是通过蓄冷剂的相变过程吸收多余热量。通过保温材料减小包装内外的热交换。控温包装要求外包装容器表面积尽可能小;蓄冷剂相变温度符合产品要求;蓄冷剂蓄冷时间长。 对于目前保温包装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,王军认为有三大问题,首先,“白色污染”。他表示,石油基发泡材料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保温材料,但其无法自然降解,在出口产品方面具有局限性。其次,成本高。PU和气凝胶具有极佳的保温性能,但其原材料及加工成本过高,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。第三,回收问题。目前保温容器普遍为一次性使用,存在着很大的资源浪费。 关于保温包装材料发展方向,王军表示,可降解石油基发泡材料是一个方向,生物基保温材料以生物质材料原料,采用微波等新型发泡工艺,开发环境友好型新型保温材料。另外,可折叠、可回收保温容器及其回收机制也是保温包装材料发展的一个方向。 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 目前蓄冷剂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。其一,相变温度太窄。目前低温蓄冷剂相变温度主要为-18℃、0℃—2℃,而大宗果蔬所需的2℃—10℃的蓄冷剂成本较高且相变潜热较低。其二,蓄冷速度缓慢。由于蓄冷剂的蓄冷主要采用冷库静态蓄冷,且蓄冷剂导热系数较低,导致换热效率低下,蓄冷速度缓慢,影响使用效率。其三,成本太高。由于目前蓄冷剂回收机制不健全,导致控温包装成本居高不下,无法广泛应用。 蓄冷剂研发重点与发展方向有三:一是2℃—10℃高性能蓄冷剂的开发;二是蓄冷剂快速蓄冷技术的研发。通过提高蓄冷剂导热系数,并开发新型动态充冷技术提高蓄冷剂蓄冷速度。三是建立蓄冷剂循环回收机制。 王军认为,控温包装具有挑战性,控温包装基础数据缺乏,标准几乎空白,最后一公里及成本问题、运输效率问题、回收复用问题都需要解决。而问题与机遇共存,高附加值产品控温包装商机初现,大宗农产品无源冷链包装还在远方。 智能包装巧妙助力食品安全 美狮传媒集团代表引用大量数据阐述了智能包装与食品安全的关系。 根据一份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,目前造假成本占全球经济产出的2%以上,或者说每年大约有1.8万亿美元用于造假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造假正在以每年15%的速率扩展。其中消费品占造假贸易的46%以上,这包括食品和饮料,化妆品及其他物品。为维护品牌权益,在包装上实施防伪及可追溯措施将会变得至关重要。 【绿色包装】食品包装的大趋势 随着工业4.0概念的到来,食品包装也逐渐走向高端化,智能包装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中。智能包装智能在哪?智能的第一表现就是食品安全问题,智能包装能检测食品的质量,或者是有效防伪,在最大限度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,实现产品可追溯功能。 美国安奈特(AlliedMarketReport)发布了2020年食品、饮料防伪包装市场预测报告,预计到2020年,在防伪包装技术方面,全息图防伪技术将继续保持其主导地位,但RFID(RFID即射频识别;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缩写;即射频识别技术;俗称电子标签)技术和条码尤其是二维码防伪将会快速增长。目前,全息图在整个防伪市场约占2/3的份额,将来还是主导。未来,RFID技术应用将以20.4%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。条码防伪追溯有助于维护完整的供应链,在食品防伪追溯中有巨大潜力。
2018-11-08
查看详情
上一页
1
下一页